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乐舞舞蹈培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乐舞舞蹈培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敦煌舞蹈的特点与起源?
敦煌舞源于敦煌莫高窟佛教艺术壁画,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和价值的新舞种。它蕴含了中国古代乐舞的精髓和当代舞蹈艺术家的创作智慧,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聚集了各类舞蹈的技巧和精华,是敦煌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自信背景下,敦煌舞已走进了学校,走上了世界舞台,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迎来了中国古典舞多元并存和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敦煌舞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经变舞、飞天舞、礼仪舞、童子舞等形式。经变舞是指各种经变图中所表现的舞蹈,这种舞蹈形式规模大,姿态优美,是我国唐代宫廷宴乐形式的生态再现。经变舞的表现形式为:两边是演奏各种乐器的乐伎,中间为手舞足蹈的舞伎。乐队成员的排列形式有单排式、双排式、三排式以及多层组合排列式,其突出特征是对称。唐代风靡一时的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和剑舞等都属于经变舞。飞天舞舞姿源于北魏至隋代的洞窟中,大都画在洞的顶部和墙壁的上端,喻示佛国的天空。这些飞天身着五彩衣,手持鲜花盘,臂披彩色长带,遨游于碧蓝的天空之中,飞舞散花,其乐无穷,把吉祥和美好带给人间。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约有5000个飞天舞姿图,其舞姿优美,姿态变化万千,被称为中国佛教艺术之最。礼仪舞是指达官贵人在盛大礼仪场面中的一种舞蹈,表现在156窟中张仪潮出行时的舞队中,参与人数达10余人,分为两队在行进中边走边舞。这种舞蹈不强调细腻的表演动作,而主要追求的是渲染热烈气氛的效果,犹如现在社火中的秧歌等形式。童子舞的表现形式比较独特,舞者均为儿童,表演时均居莲花中,形式活泼,情趣盎然,表达了一种纯洁、美好、欢乐、吉祥的情感。
乐舞起源于哪里?
乐舞荟萃历代歌舞所长,兼收国外文化之精华,充分体现了盛唐王朝百国朝贺的鼎盛景象和风土人情。
唐乐舞气势磅薄,场面壮观,集诗、词、歌,赋予吹奏弹唱,融钟、鼓、琴、瑟于轻歌曼舞。乐曲高亢悠扬,动作舒展流畅,服饰华丽多姿,堪称历代歌舞之最。
唐乐舞的兴盛正是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完美写照。现今人们根据出土的一些描写、描绘该乐舞的文字、壁画等编制出一套乐舞,重现古代唐朝时长安乐舞的优美、盛况和艺术魅力。
历史记录起源于周朝
周朝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由此而构建了中国社会新型的政治结构和经济关系。武王死后,周公摄政七年,开始了“制礼作乐”,不但使各种典章、礼仪制度逐渐完备,而且在天命之外,特别发展了尊祖崇德的观念。礼乐制度来自于前代的丧祭之礼、乡饮酒之礼等等,但它的精神实质则是通过对祖先的崇拜加强对血缘秩序的自觉认同,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等级制度,其核心是以德为主的伦理观念。
为什么宋代舞蹈是唐代舞蹈的继续发展和创新?
宋代,官方舞蹈在继承唐代乐舞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民间舞蹈丰富多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两者交互渗透,形成绚丽多姿的盛况。
代表唐代乐舞水平的燕乐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声乐、舞蹈,含有多个段落的大型乐舞形式。一般分为散序、中序、破三大部分,各部分有若干遍。宋代部分地继承了这一歌舞形式,并有较大的变化、发展。如对长达数十段的大曲加以精简,多选取其中一部分演出,称为“摘遍”;唐代大曲的歌词多为五七言诗,入乐叠唱,宋代则基本上是词体;宋人还将诗歌朗诵与歌舞表演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舞蹈形式――队舞;表演内容亦由唐代以抒情为主的情绪舞蹈转向注重表现一定的人物故事,成为舞剧的雏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乐舞舞蹈培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乐舞舞蹈培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